January 20, 2015

廚房記 (下)



(新年假期,我們回紐約探望親朋好友,順便到洛克菲勒中心的大聖誕樹前充當觀光客,拍了一張久違的全家福。)

搬到 Wilmington 兩年後,我們終於找到喜歡的社區,從公寓搬到一棟獨門獨院的房子。房子的坪數比紐約的公寓大上許多,但對我來說改變最大的,是廚房的空間。

這是一間四十多年的老房子,仍屬於舊式的格局,一樓的主樓層被區隔為四個大空間 - 客廳、起居室、餐廳、廚房,另外還有一間供客人使用的小廁所。以面積而言,一樓幾乎可以說是被平均地四等分,換句話說,廚房和屋裡的其他空間是站在平等的起跑點。

雖然並不是時下流行的開放式廚房,但因為空間變大,可容納的東西自然也變多。新家的廚房裡有上下疊起的兩個大烤箱,終於能滿足我烤火雞的同時還能烤蘋果派的夢想;還有兩個頂天立地的櫥櫃,夠我們儲藏一整個冬天的乾糧。廚房的一角放了一張六人座的小餐桌,平日三餐,我們一家五口就直接在廚房用餐,反而只有請客時才會使用正式的餐廳。

讓我愛不釋手的角落是面對水槽的後窗。每天早上,陽光從後窗灑進廚房,一家人就著陽光享用早餐,觀察著菜園裡的新芽。傍晚準備晚餐時,從後窗可以望見在後院追逐奔跑的兒子們,笑意不自覺爬上臉龐。就連用餐過後最痛苦的善後洗碗工作,也因為有了後窗美麗的風景陪伴而變得不再如此乏味。

然而最讓我心動的還是廚房正中央的中島。這個中島具備多重功能,除了有足夠的桌面讓我料理三餐,也成為孩子們每天放學後吃點心、寫作業的空間。晚餐過後,當我和阿里把剩飯剩菜都收拾乾淨,送孩子們上床之後,中島又成為我記帳或寫作的地方。泡杯熱茶,放上音樂,夜裡的廚房只有我和我的筆電互相陪伴。假日研究新食譜,孩子們一聽到打蛋器的聲音就砰砰乓乓衝進廚房裡,吵著要幫忙,三隻小猴子圍在中島旁邊七手八腳的替我量麵粉,擀麵糰,玩得不亦樂乎。

就這樣,家人之間互相影響著,既然我在廚房裡的時間多了,孩子們在廚房裡的時間也就多了;既然孩子們在廚房裡的時間多了,阿里在廚房裡的時間也就多了。從公寓的小廚房到新家的大廚房,廚房在我們家的地位就這麼三級跳,成了一家人每天最常使用的空間。甚至連請客的時候,客人一進門都會先到廚房來跟我打招呼聊天,我們在中島上擺滿開胃的零食,大家直接圍在中島旁邊吃邊說笑。廚房不再是我一個人的廚房,它搖身一變成了屋子裡的主角。當我關上通往起居室和餐廳的兩扇門,這回被關在廚房裡的,不再是寂寞的掌廚者,而是全家人溫暖而開懷的笑聲。

阿里在廚房混的時間多了之後,開始嘗試著做東做西。我們先買了一個麵包機,阿里研究了麵包機的食譜,幾次之後做出心得,開始嫌麵包機做出來的懶人麵包不夠好吃,改成自己發麵再用烤箱烤。做了幾次之後又嫌市售的麵包酵母不夠好,開始嘗試自己製作酵母。阿里牌麵包一再改進,不知不覺竟在鄰里間做出了口碑,到過我們家的客人幾乎都嚐過阿里的麵包,並且讚不絕口。現在我們每天早上都在剛出爐的麵包香味中起床,下樓切片麵包,配上一杯熱熱的咖啡,幸福的味道如此而已。

挑戰麵包成功後,阿里更開始挑戰自製優格。幾次實驗下來,他已經能掌握煮牛奶的溫度,還有後續低溫發酵的時間。我們家的優格消耗量本來就大,我和孩子們早上喜歡吃原味的希臘優格加蜂蜜,配上堅果或早餐穀片,嘴饞時還會加上一、兩匙果醬,就是一道營養又豐盛的早餐。我也常拿優格來做菜,做烤雞塊時用優格醃雞胸肉可以保持肉質軟嫩,做沙拉時也可以拿優格當沙拉醬的基底,另外,所有用到 sour cream 的食譜都能以優格取代,比起 sour cream 要健康許多。阿里成功的自製優格,不但省錢,自己吃了也安心。

去年生完小杉以後,阿里陰錯陽差地開始吃豬肉,之後竟也開始研究烤豬肋。他先去各大餐廳吃遍了每家的招牌豬肋,回家後不斷地實驗,有一陣子我們幾乎每個禮拜都烤豬肋排來吃。多次失敗下來,阿里成功的掌握了味道和火候,烤出的豬肋排外脆內多汁,豬肉幾乎和豬骨分離,輕輕一剝就可以把骨頭抽出來。秉持著國父革命的精神,我們家阿里從完全不吃豬肉的虔誠回教徒,在數個月之中搖身一變成為烤豬肋專家,豬肋排也成了我們家宴客時必定上桌的大菜之一。

因為必須了解家裡每一個人的胃,掌廚的人必定有著一顆細膩溫柔的心。童年台北的廚房,老媽的愛心緊緊聯繫著我的原生家庭;婚後紐約的廚房,我繼承了老媽的衣缽,一步一步學習經營我的新生家庭;結婚十年後在 Wilmington 的廚房,有了阿里的加入,我們夫妻倆一起為連繫五口之家的感情而努力。如果你問我另一半要怎麼挑,我會建議你挑一位喜歡料理,愛料理,享受料理的另一半,即便他出身於盛產大男人沙文主義的中東國家,只要他願意為家人下廚,必定是個體貼全家人的好丈夫、好爸爸。

(反之亦然不用說,喜愛下廚的必定也是體貼的好妻子、好媽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