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小朋友教我們的事.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小朋友教我們的事. Show all posts

February 28, 2014

道理其實很簡單



阿公阿嬤在 Wilmington 服役期滿,上週五一早啟程前往紐約。距離阿里爸爸回家還有十天的時間,我向公司請了假,轉換身分成為全職單親三子媽,展開以一搏三的日子。

單親媽媽不好當,這絕對是無庸置疑,而沒有後援的單親媽媽更是像缺了手腳一樣行動困難。幸好我們在 Wilmington 這些年還交了些好朋友,中文學校的學生家長很熱心的替我代課兩週,另一位老師幫忙替我接送兩個大的週日往返學校,住馬里蘭州的好朋友邀請小杉去他們家 play date,公司的同事則說週末要過來和我一起陪小孩玩...

March 03, 2013

【美式教育】 小一生的科展

一月初剛放完寒假的某一天,小肉包從學校帶回一張校際科展的傳單。這是他們學校第一年舉辦科展,主題是 「going green and keeping the environment clean」。科展採自由報名制,因為並不是每個學生都參加,傳單上指明級任老師並不會給予協助,欲參加的同學必須先繳交一份宣誓書,除了要學生簽名宣誓會盡全力進行實驗以外,也要家長簽名宣誓會盡全力提供孩子必要的協助。

當時阿里爸爸和可可還在黎巴嫩,我和小肉包討論了兩天,決定報名參加。小肉包只不過是一年級的學生,對於科展完全沒經驗不說,連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的科學實驗概念都沒有。不過我覺得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整個過程下來,必定會讓他對於如何自己尋求事情的解答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一旦養成凡事求證的習慣,對於將來在日常生活與學習方面也會很有助益,所以算是半強迫半鼓勵的推他上陣了。

October 08, 2012

【美式教育】 小一生的國際觀

美國真的是道道地地的民族大熔爐,不論你住在哪一州、哪一個城市,身邊或多或少都同時有多種民族文化共生共存。這種特殊且有趣的體驗,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孩子恐怕一生都難以經歷。

我自己的成長過程裡,從幼稚園開始一直到高中畢業,同學們清一色是黑髮黃皮膚的台灣人。一直要到上了大學,才偶爾在課堂上見到寥寥幾位外籍學生,但也多半是來自膚色相同且語言相通的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小學和國中的歷史課本總是從中華民族最引以為傲的五千年歷史先談起,地理課堂上老師也先從台灣地理教起,幾個學期下來好不容易搞清楚嘉南平原的重要性和濁水溪南北的農作物有啥分別後,才進階到長江黃河和中國大陸的各個省分。一直要等到有機會攤開世界地圖,才驚訝的發現福爾摩沙好小好小,花了好幾個學期背下來的中央山脈和台北盆地,其實拿著放大鏡看也看不到。

September 10, 2012

開學二三事

(一) 提早來臨的空巢期

兩兄弟在家裡度過了兩個多月歡笑與淚水交織的暑假 (淚水的部分請看這裡),終於在日前陸續回到學校。

八月最後一個禮拜,哥哥的學校先行開學,弟弟暫時還留在家裡;九月勞工節過後,弟弟也回到 pre-school,於是乎每天早上,我們一家人又展開了緊湊的戰鬥生活 - 起床,盥洗,穿衣,吃早飯,準備午餐和點心,接著在一陣吵鬧中,爸爸帶著小肉包匆匆忙忙的出門趕校車,我則帶著弟弟悠閒地開車上班。(因為我這輛校車沒有既定的時間表,不像哥哥的校車那樣無情,呵!)

August 05, 2012

破壞狂

今年暑假,我們並沒有替小肉包報名任何夏令營活動。並不是不想讓他學習新東西、認識新朋友,而是阿里爸爸胸懷大志,非常堅持要自己替小朋友們設計一個豐富又有趣暑假。不僅如此,他還一直遊說我把弟弟也留在家裡,理由是既然要花時間在小肉包身上,帶一個和帶兩個也差不了多少,不如讓弟弟暫停 pre-school 的課程,兩兄弟也可以趁暑假花點時間培養感情。

一開始我抱著懷疑的心態,阿里爸爸雖然自己當老闆,但是畢竟不是一人公司,做甚麼事也得向合夥人交代,再說公司也有進度要趕,這樣的情況下是否還有餘力應付兩個小鬼? 因此整個六月我還是讓弟弟繼續去 pre-school 上課,只有小肉包一個人跟爸爸在家。不過六月份家裡還算寧靜,阿里爸爸讓小肉包每天早上跟著他在工作室裡寫作業,到了下午則父子兩一起下樓去游泳,這中間也帶著小肉包上了幾次圖書館,看起來似乎有模有樣。拗不過阿里爸爸的請求,我於是向弟弟的 pre-school 請了兩個月的假,決定七月份和八月份都把弟弟留在家裡。

沒想到這竟是噩夢的開始.....

May 14, 2012

Chinese mom

週末,過了一個有如搭乘雲霄飛車般的母親節。

因為堂妹從台灣來訪,禮拜五我特地請了一天假,正好當天小肉包學校有 「muffins for mom」 的活動,難得一早陪著兒子進教室,收到他精心製作的母親節禮物 - 寫著一首可愛小詩的瓢蟲卡片,接著大家輪流介紹自己的媽媽時,他害羞的說: 「My mom is special because......she plays with me.」 最後全部的學生合唱了一首歌獻給在場的媽媽們,場面真是超級溫馨。傍晚弟弟放學時也帶了一張自己畫的卡片,信手塗鴉,附上歪七扭八的簽名,全天下最棒的母親節禮物不過如此。

但是禮拜天早上,就在我們例行公事地前往 Einstein Bros Bagel 吃早餐時,小肉包不知怎麼地在車上發起脾氣來。詳細的起因我事後完全想不起來,但是他老兄的一席氣話讓我一整天耿耿於懷,老實說,心裡有點小小的受傷。

March 03, 2012

【美式教育】 Odyssey of the Mind Competition

去年十一月左右,小肉包從學校帶回了一張 Odyssey of the Mind 的報名表。Odyssey of the Mind 是一個國際性的競賽,著重於激發學生們解決問題的技巧並訓練團隊合作,參賽對象包括幼稚園生到大學生。中、高年級組在通過 Delaware 的初賽後可以晉級參加全國性的比賽,如果繼續晉級則會代表美國參加國際性的競賽。小肉包參加的是年齡介於幼稚園大班至二年級的低年級組,這個組別屬於觀摩組 (非競賽組),於三月三號這天在評審和親朋好友面前 present 他們的 solution,但並不會繼續晉級。我和阿里爸爸稍微閱讀了一下關於 Odyssey of the Mind 的介紹,覺得這是個很有意義的活動,不但馬上替小肉包報名參加,連阿里爸爸自己也報名擔任小肉包這隊的指導教練。

低年級組今年的題目是要一起合作設計一個機制,這個機制要能夠舉起分別位五呎、八呎、以及十呎遠的三個箱子,整個過程必須有個連貫的主題,而箱子上的裝飾以及箱子底下隱藏的物品必須和這個主題故事有關。三個箱子可以分別被舉起,也可以同一時間一起舉起。道具方面的花費不能超過 $125 美元。

February 14, 2012

【美式教育】 家長的角色

美式教育和台灣教育之間一個很大的不同點,就是家長在孩子的學校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

記得在台灣念小學的時候,只有在運動會、園遊會、或是母姊會時,爸爸媽媽才會特地來學校一趟。平時家長和老師的溝通管道多半依賴家庭聯絡簿,連電話也很少打。若是在平常的日子裡見到某某同學的家長來學校找老師,要不是被老師告狀上課搗蛋或是長期交不出作業,要不就是下課玩鬧的時候弄傷同學由爸媽出面來道歉,總之多半不是甚麼好事情。

October 26, 2011

【美式教育】學期中的親師座談會

上禮拜小肉包的學校舉行了親師座談會。美國學校對於親師之間的溝通非常重視,為了能讓老師和家長們無後顧之憂的好好溝通,學校特別停課了兩天,家長在這兩天之中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時段,每位家長可以分到老師三十分鐘一對一的 undivided attention。小肉包的老師 Mrs. K 在前一個禮拜還先發了一張問卷讓家長們寫下想要在親師座談會上討論的主題,我想是讓 Mrs. K 能有所準備,也顯示了 Mrs. K 對這場親師座談的用心。三個禮拜前小肉包在學校發生了一些事,讓 Mrs. K 打電話到家裡跟我報告,因此我很想親自參與這場座談會,利用這半個小時好好和老師聊聊小肉包的問題。無奈上禮拜我必須去紐約參加 conference,只好把這個重責大任交代給阿里爸爸,阿里爸爸也不負所託很認真的把與 Mrs. K 的討論紀錄下來,在我回到 Wilmington 之後一字一句非常完整的複述給我聽。

事情是這樣子的...

October 01, 2011

【美式教育】捉襟見肘的公校教育經費

美國公立學校的教育經費幾乎在任何一州都是個熱門的議題,我雖然沒有特別追蹤關於教育經費的報導,但根據老師開學以來就不斷呼籲家長多多捐贈例如濕紙巾、蠟筆、簽字筆等消耗品,以及小肉包上學僅一個月已有多次募款活動看來,Delaware 政府的手頭似乎也不怎麼寬裕。

上周末我們參加了校園的植樹活動。為了這個活動我們可是出錢又出力,先是捐錢買樹苗,然後還一家四口到學校勞動了一個上午。不過我很開心能夠鼓吹阿里爸爸和兩個小鬼一起來種樹,這是一個非常寓教於樂,又能幫忙學校及愛護地球的好活動,我這輩子到上禮拜以前還沒種過樹,這才發現種樹真的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呢!

September 18, 2011

【美式教育】Kindergarten Open House

阿里和我都是在國外念完大學才來美國,所以對於美式基礎教育一點概念也沒有。隨著小肉包和弟弟的成長,我們也跟著一點一滴的經歷著他們的學習過程,這才有機會比較美式教育和亞洲及中東基礎教育的不同點。很多有趣或值得討論的地方,以後會陸續紀錄在這裡給大家參考。

上禮拜我參加了小肉包學校的 open house。開學才十天就舉行 Open house,其用意是讓家長們有機會認識老師,了解老師對這一學年的課程規畫,而不是用來和老師討論自家小孩的學習進展。小肉包這孩子從開始上 pre-school 以來就不太願意和我們分享學校裡發生的事情,每天晚上問他:「今天在學校學了些甚麼? 有甚麼有趣的事?」 他的回答不外乎 「我不知道」 或是 「沒甚麼好玩的」,所以我一直以來都搞不清楚他在學校到底都做了些甚麼事,當小肉包的老師 Mrs. K 花了四十五分鐘跟大家說明了孩子們一整天的活動之後,我總算有了點概念,也對美國幼稚園教育的豐富程度讚嘆不已。

進入教室之前,看見門口的牆上貼滿了小朋友的照片和每個人自己寫下的一小段文字。Mrs. K 請每位小朋友寫下今年希望在學校裡學到甚麼東西,小肉包寫的是:「My hopes & dreams is scyiyyiss。」 經過老師的翻譯,原來他寫的是:「My hopes & dreams is science。」(還是不太通順....)



August 29, 2011

天災之後.... (updated 8/31 with Kareem's latest status)



(應弟弟要求而拍的大腳藝術照,這小子的鬼點子還真不少。)

才因為颶風來襲而過了一個陰鬱的週末,沒想到幸運躲過天災之後,弟弟卻生病了。

其實上禮拜五就已經有些徵兆,提早下班去接弟弟時,發現老師把弟弟的內褲用塑膠袋包著裝在書包裡,我以為弟弟只是尿濕褲子,當時老師在忙所以我也沒打算打擾她,就直接提著髒褲子回家了。回到家打開來洗的時候才發現不是尿濕褲子,而是大便在褲子上。我問弟弟怎麼回事,弟弟很輕描淡寫的說他是不小心才弄到褲子上的。

其實弟弟一向不太需要我操心大小便的問題,自五月底開始上學之後,他一次也沒有弄髒褲子過,倒是小肉包反而尿濕過一兩次。現在回想起來,以弟弟這麼優良的記錄,我看到髒褲子的當時應該要有有點警覺,不過上禮拜五全美東的人都在關心那據說是二十年來難得一見的超強颶風,這條天災的新聞完全把我的焦點給模糊了,大意的我以為弟弟只不過跟一般的小朋友一樣偶爾管不住肛門,沒甚麼大不了的。

整個周末我們都關在家裡,我這才發現弟弟跑廁所跑得有點勤,約莫是一天上兩次大號,大便也比較軟,但還沒有到水瀉的程度。不過因為弟弟還是活力充沛,照吃照喝照睡照玩,所以我也不是太擔心。我們家兩兄弟真的很少生病 (knock on woods),總覺得他們身體很粗勇,甚麼病毒都能擋得過,這次或許只是吃壞肚子而已吧,應該沒甚麼大不了的。

結果,腹瀉的高峰期在禮拜天半夜才展開....

August 27, 2011

【美式教育】Kindergarten, here I come!

自從學校畢業以後,好多年來我都要等到天氣轉涼,開始穿上薄外套時才驚覺夏天已經結束。因為家裡沒有人是學生,夏天對我們來講和其他的季節沒甚麼兩樣,只不過溫度高一點,空氣潮濕一點,海邊人多一點而已,我們並不需要和別人一樣湊熱鬧的非趕在夏天度假不可。事實上,如果可以選擇,我們反而會盡量避開在夏天飛台灣或黎巴嫩,因為機票實在太貴。

一直到今年,夏天的尾聲又變回由日曆來決定,因為過完這暑假的最後一個周末,我們家的小肉包哥哥就要正式進入美國義務教育的系統,成為每天搭校車上學的正港小學生了!

(結果可惡的超大颶風 Irene 竟然選在暑假的最後一個黃金寶貴週末一掃美東,整個週末不但不能出門,還面臨停水停電的危險,真是 @$%#@*)

July 06, 2011

從生活中學習

自從麵包機到手之後,我們家幾乎每天晚上都飄著剛出爐的麵包香。我通常趁下班回到家,小肉包和阿里爸爸去游泳的時候,一邊做晚餐,一邊就把做麵包的材料一項一項量好倒進麵包機裡。如果我能在傍晚七點左右啟動麵包機,就能趕得及在睡前把剛烤好的麵包拿出來放涼,讓隔天早起替兩兄弟準備早餐和午餐三明治的阿里爸爸有新鮮麵包可用。

弟弟跌斷手之後,有整整一個月放學後沒辦法跟著哥哥爸爸一起去游泳。為了怕他有深深的失落感,我於是招呼他來和我一起做麵包,讓他來點角色扮演,假裝他是大廚而我是他的小助手。我們每天都試驗一種不同口味的麵包,我對照著麵包機附贈的食譜,口中喃喃的唸著所需的材料和份量,弟弟也會湊過頭來搶著要看食譜。有時候我用量杯量好牛奶和麵粉讓他倒進去,有時候我就直接讓他自己抓一把葡萄乾丟進去,這小子倒也玩得很開心,尤其當看到自己做出來的麵包成品時,弟弟臉上的笑容和光采真是無價。

今天一進家門,弟弟又迫不及待的衝進廚房,拿出麵包機食譜問我今天要做哪一種麵包。前幾天買菜時我特地買了做 cheese 麵包的材料(asiago、ricotta、還有 cheddar 三種 cheese),於是替弟弟把食譜翻到了 cheese 麵包的那一頁,隨口問他:「你知道 cheese 麵包要用哪些材料嗎?」

弟弟很認真的看了好幾秒,在我完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就突然唸起了材料來:「 water,ricotta cheese,salt,sugar,bread flour.....」

我愣了一下,歪過頭去瞄了一眼弟弟手上的食譜,發現他還真的是照著唸,而且都唸對了! 原來弟弟每天晚上跟著我查看食譜學做麵包,學著學著連各種材料的單字也都記起來了!

弟弟雖然是來到 Wilmington 之後才正式開始上學,不過之前跟著哥哥看書寫字,也看了不少 Becca 阿姨送的 letter factory 系列 DVD,所以 ABC 等 26 個字母老早就會認了,也知道每個字母發甚麼音。不過我並沒有特別花時間教小肉包和弟弟認單字,有時他們在路上看到招牌或路標,會自己試著唸出來,唸不對的我會糾正;晚上講睡前故事的時候,看到書上一些比較簡單的單字,我也會試著讓他們自己唸。麵包食譜的例子證實了孩子們果然是塊海綿,不一定要按部就班的上課或照書教,孩子其實在任何意想不到的情況下都能展現超強的學習力!

這是弟弟和我合作的葡萄乾麵包,好吃的程度不輸給飛達喔! 不過自己做了葡萄乾麵包後才知道葡萄乾麵包原來這麼肥,兩磅的 loaf 竟然要用掉整整一條奶油! 讓弟弟把奶油加到麵包機裡的時候,我順便提醒弟弟注意葡萄乾麵包的奶油用量比其他麵包多很多,從此弟弟一直謹記在心,阿里爸爸吃麵包的時候,弟弟都會記得提醒爸爸不要吃太多 ^_^

October 20, 2010

Gender Stereotypes



上周末去了 Brooklyn 的 Harvest Festival,會場有畫臉的活動,小肉包臉上這隻繽紛的蝴蝶是他自己的決定。

當天因為人很多,我和阿里分工合作,一人顧一隻。我忙著給弟弟提供建議,他本來是想畫青蛙,我卻覺得老虎比較可愛,我家弟弟本來就是個很容易受人影響、被人左右的孩子,一聽到我說老虎不錯,他馬上就改變主意要畫老虎。

陪著弟弟畫完之後,我們繞到桌子的另一邊和小肉包會合,我這才發現小肉包臉上畫的是一隻粉紅色的蝴蝶。「媽咪妳看,我的額頭上還有一顆亮亮的愛心貼紙喔!」他興奮地向我展示著。

我的眉頭稍稍皺起,不解的看著阿里,「你幹嘛讓他畫隻蝴蝶在臉上? 好像女生喔!」

阿里聳聳肩,不怎麼在乎的說:「他高興就好啦!」

仔細想想,誰說男孩子不能在臉上畫粉紅色的蝴蝶呢? 眼看著在場的小男生,不是畫小狗、小老虎,就是畫蜘蛛人、蝙蝠俠,臉上畫隻大花蝴蝶的男生馬上在眾人之中脫穎而出,呵呵!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兒童心理教育的文章,一般人對性別的 stereotypes,其實很多是父母在言行舉止中不知不覺透露出來,進而逐漸在孩子心中根深蒂固。小孩子其實是一張純潔的白紙,他們相信自己甚麼都能做,但是父母師長有時會不經意的說出類似「女生力氣小搬不動,交給男生來搬」、「男生不可以愛哭」等等的話,或是老是給女生穿粉紅色,男生只能穿藍色或綠色,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對性別上的 stereotypes。

Gender stereotypes 也不是甚麼大惡,只是很多時候 gender stereotypes 會讓孩子覺得和別的男孩或女孩喜歡不一樣的東西是令人尷尬的事,而不小心抹煞了孩子原本對特定事物的興趣。比如小男孩喜歡玩扮家家酒,卻因為爸爸媽媽說「這是女生玩的遊戲」而從此不敢再碰這類的玩具,說不定就抹煞了這個孩子將來成為名廚的機會。(稍微離題一下: 事實上,廚房的工作本來也不應該是只有女生才可以做的工作。許多爸爸媽媽從小這樣教育小孩,難怪許多男人結了婚之後一點家事也不幫忙,把老婆累得半死。為了不讓以後的媳婦怨恨我這個婆婆,現在就要避免這樣教育我家的兩個小鬼啊!)

注意以下幾點,就可避免在孩子面前灌輸 gender stereotypes:

1. 跟孩子說話的時候避免將性別與負面的句子連在一起。不要跟孩子們說:「男生不可以愛哭」、「女生就是方向感不好」之類的話。

2. 只要孩子喜歡,盡量讓他們嘗試各種各樣的活動。男生也可以玩洋娃娃,女生也可以踢足球玩汽車。

3. 安排小男生和小女生一起的 playdate,提供大家都有興趣的玩具,鼓勵小男生和小女生一起玩。

4. 教導孩子尊重性別的差異,但是當孩子說出「你是女生所以不能玩車車」這類的話時,要跟孩子們說明男生和女生都可以從事許多不同的活動,不應該用性別來區分職業等等。

別讓 gender stereotypes 抹煞了孩子無限的創造力與想像力喔!

August 18, 2010

生育與養育



西湘伯父和凱西伯母有五個孩子,其中第四個孩子 Aiden 是個特別的孩子。在凱西伯母肚子裡的時候,產檢並沒有檢查出甚麼異狀,就連出生之後,身為小兒科醫生的凱西伯母也都覺得一切正常。一直到帶回家兩個禮拜之後,凱西伯母發現 Aiden 喝奶時顯得很吃力,吸不到兩三口就氣喘連連,帶去醫院做更進一部的檢查,才發現 Aiden 身上的許多器官都有問題。他的心臟有個洞,眼球的肌肉不協調,肺部功能有問題,聽力也不到正常孩子的標準。這個消息對西湘伯父和凱西伯母來講是個不小的衝擊,他們根本沒有心理準備,一開始真是手足無措,而小小年紀的 Aiden 更是手術房的常客,出生的第一年中就已經動過心臟手術和眼睛手術,今年八歲的他在目前為止短短的人生裡一共挨過七次刀(都是 major surgeries,像我們小肉包之前做過的耳朵裝 tube 那種小 procedure 對 Aiden 來講還不夠格稱為「手術」呢)。

除了這些身體器官方面的缺陷外,Aiden 的智力也比常人低。我第一次去康柏蘭湖渡假的時候,Aiden 才三歲。三歲的小孩本來就口齒不清,講話沒甚麼邏輯,所以感覺不出他的發展有比同年齡的小孩慢多少。這些年看著他不斷的成長,
尤其和小他兩歲的弟弟 Zane 一比較,漸漸可以感受到兩人之間的差別。不過 Aiden 雖然智力發展比不上平常的小孩,個性上卻是個小天使,非常的照顧小肉包和弟弟。有幾次小肉包和 Zane 打架,被我和阿裡處罰後在哭,Aiden 都會上前給小肉包擁抱,用不太清晰的英文安慰他不要哭。他也是個很有個性的孩子,很努力的用語言跟大家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講了好幾次你還聽不懂他想說甚麼(他的發音非常的不清楚),他可是會生氣鬧彆扭呢!

在照顧 Aiden 這方面,我是非常佩服西湘伯父和凱西伯母的。Aiden 剛被診斷出有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一度受到很大的打擊,不過這些年來,他們也漸漸接受家裡有個特殊孩子的事實,對 Aiden 的照顧真是很不遺餘力。就我的觀察,他們對 Aiden 真的很有耐心,不會因為他行動緩慢,講話不清楚,就不理會他的想法(不過凱西伯母有小小的抱怨西湘伯父偶爾會失去耐性,對 Aiden 大小聲啦)。他們盡量均等的對待五個孩子,不把 Aiden 當殘疾的小孩,鼓勵 Aiden 自己做八歲小孩該做的事,包括打理自己的衣著,吃完飯後自己收拾等等。凱西伯母說他一開始把 Aiden 送去特輸學校,不過 Aiden 並不喜歡,堅持要和一般正常小朋友上同樣的學校,凱西伯母於是替 Aiden 轉學,但是 Aiden 在學校卻受到同學的嘲笑,連辦個生日 party 都只有寥寥幾個同學來參加,聽了真的是讓人覺得很心酸。凱西伯母還說,Aiden 的哥哥姊姊們的同學,有些人對他也不是很友善,來家裡玩還會欺負 Aiden。凱西伯母覺得這樣的事情以後還會不斷的發生,所以也是抱持著讓 Aiden 先適應的態度而不加以過度保護,不過她卻很擔心 Aiden 的哥哥姊姊們會因為同儕壓力而開始蔑視自己智障的弟弟,所以除了日常生活中不斷的開導其他四個正常的孩子之外,她和西湘伯父也著手開始替 Aiden 設計一棟 house,讓 Aiden 長大之後可以不需要依靠他人而獨立生活。



有時候我也會假想自己處於同樣的狀況,但是完全沒有信心我能夠做得和西湘伯父及凱西伯母一樣好。有一個發展特殊的孩子已經需要他們花很多的精力來照顧,然而他們也沒有因此而忽略了其他四個孩子。反觀我和阿里才生兩個就常常累得哇哇叫,一比之下真是令人汗顏。所以當西湘伯父慷慨的邀請我們去他 Florida 或是 Cumberland 的別墅度假時,我固然對他雄厚的財力欽佩不已,其實打從心裡最敬佩的還是他們對於五個孩子的照顧和教養啦!

話說回來,前幾天在雜誌上看到目前為止生了十九個孩子的 Duggar family,心裡只有一連串的問號。媽媽 Michelle 才 43 歲,就算她 16 歲就開始生小孩吧,平均一年都得生超過一個孩子才生得了十九個。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兩位(對我來講彷彿得了失心瘋的)父母還想再接再厲的生下去,生到 Michelle 不能生為只。這位爸爸說,「Love multiplies, not divides. We only have 20 years of productive life ahead. I want it to be fast and furious.」

這句話真的有點莫名其妙,意思是說小孩只要生出來就好,其他都不必管了嗎? 他們想要生得多,生得快,那麼生完之後呢? 誰來負責養育和教育這些孩子? 這位媽媽受訪時還說,「I am not pregnant right now, but that could change tomorrow or the next day or next week.」 Totally obssessed with getting pregnant and giving birth!

生小孩生成這樣(他們第十九個小孩還因為早產而在醫院住了好幾個月),而且還想繼續再生,我想這位媽媽除了想跟天下所有受不孕症所苦的婦女炫耀他有多麼堅強的子宮,也沒有其他的理由好解釋了。(罪過罪過,這大概是我三十五年以來說過最尖酸刻薄的話了.....)

October 15, 2009

小朋友的 studio

我們家因為是兩間公寓打通, 連接的地方格局有點奇怪, 有一塊不算小的空間在搬進來後一直都沒怎麼利用. 跟阿里討論了很久, 曾經想要把它弄成小型的藏書閣, 放個頂天立地的書櫃, 然後再買一張按摩椅來擺, 一邊看書一邊按摩多愜意啊! 也曾經想過要買架鋼琴放在這裡, 但是想歸想, 這些 idea 都沒有棒到讓我們想馬上實行的程度. 所以三年多以來這裏一直是我們的 stroller 停車場, 對於寸土寸金的紐約來說, 在家裡搞個推車停車場實在是有點浪費.

幾個禮拜前小肉包從學校帶回來家庭作業, 說是作業, 其實不過就是一些 coloring pages 還有練習寫 ABC 的格子. 晚飯後我把餐桌清一清, 阿媽就像書僮一樣開始坐在小肉包旁邊看著他寫作業.

我突然有個想法, 不如把這個推車停車場弄成小朋友寫作業做勞作的 studio, 否則每次寫功課都要在餐桌上寫, 一方面燈光不夠, 再方面餐桌也實在不是個專心用功的場所. 還有每次寫完作業還得把紙張, 色筆等東西都移走, 不是很方便. 要是能夠在推車停車場這塊空間弄張小桌子, 照明弄亮一點, 再買個可以收纳寫作和畫畫用具的地方, 應該可以提升小肉包創作的動力.

禮拜一正好是 Columbus Day 放假一天, 我把小肉包送去上學, 帶著弟弟和天使阿姨一起上 IKEA 去選購 studio 的小桌子小椅子.

傍晚小肉包放學後, 爸爸帶著兩兄弟開工了. 哥哥弟弟一起幫忙遞木板, 拿釘子, 假裝自己是 handy manny, 開心得很.

From 200910


我本來擔心這兩個小鬼在這裡搗蛋反而礙事, 不過小肉包真的還挺會幫忙的.

From 200910


至於弟弟嘛..... 爸爸很想把弟弟丟給我, 但是我在做晚餐沒空啊!

From 200910
From 200910


大約一個小時之後, 鏘鏘鏘~ 新的 studio 誕生了! 除了桌子椅子和收纳的櫃子之外, 還把小肉包房間裡的書架和他的藏書全部搬了過來, 乍看之下真像來到了 day care.

From 200910


小朋友馬上有模有樣的看起書來.

From 200910

From 200910


前幾天看了小米媽寫的 "親密遊戲時間" 一文, 雖然以前也不是沒有陪小肉包和弟弟玩, 但是家裏空間的設計上總覺得不是很照顧到小朋友, 要玩遊戲或是要看書都沒有一個能夠專心的地方. 自從禮拜一把這個小朋友的 studio 弄好之後, 這幾天洗完澡後到睡覺之前的這段時間, 我都和兩兄弟坐在這裡, 有時講講故事, 有時寫寫作業, 有時畫畫圖, 有時排排積木. 雖然還是沒有辦法做到小米媽說的一對一, 但是感覺 quality 好多了. 而且這個空間和客廳隔開, 沒有電視機的干擾, 小肉包這幾天自己跑去開電視的頻率也變少了. 阿里笑說我們家現在做任何大小決定都變成以小朋友為主, 或許是吧, 但是我覺得把這塊推車停車場改成兩兄弟的 studio 真是一個很棒的決定!

August 02, 2009

老大的責任感

連下了好幾天的雨之後, 禮拜六難得天氣晴朗, 一早起來爸爸就吵著要去 Jones Beach. 上回去 Jones Beach 把我累得半死, 除了要手拎洋傘和 cooler 之外, 還得扛著弟弟一路從停車場走到海邊, 這來回兩趟下來真的是耗掉我半條老命, 所以我對於難得晴朗的放假日還得去做牛做馬的服侍兩公子有點興趣缺缺.

沒想到無情的阿里爸爸竟然說我只會在一旁唉唉叫, 其實在沙灘上根本就沒幫什麼忙. 什麼?? 上回我一路扛著弟弟扛到隔天雙臂無力, 差一點連電話都舉不起來, 竟然還說我沒貢獻? 那你就自己帶小孩去吧! 去給兩個小孩整一整, 到時候你就知道我有多重要了. 不知好歹的阿里爸爸爽快的說好, 後來我是有點擔心他一個人管不住兩個好動的小孩, 沙灘這麼大又人擠人的, 到時候小孩走丟就慘了, 所以臨出門前我跟他說, 不如帶小肉包去就好了, 弟弟留著跟我看家吧. 他說沒關係他可以應付. 我又說, 那不如不要帶冰桶好了, 午餐就在沙灘上的小店解決吧, 不然又拿洋傘又拖個冰桶的怎麼牽小孩? 他還是說他可以應付. 真是個死腦筋, 那我也不囉唆, 讓你去受點教訓吧.

五個小時後父子三人回到家, 兩個小鬼睡得不醒人事. 我問阿里被兩個小鬼整得慘不慘, 正打算洗耳恭聽他抱怨小肉包和弟弟的牢騷, 意料之外他竟然跟我說是個很平順的一天, 除了浪漫的弟弟一路上每看到一朵花就要停下來欣賞一番, 所以從停車場走到海邊這段路走得很慢以外, 其他一切都很好. 小肉包好像懂得這天只有爸爸一個大人, 突然變得異常懂事, 自動自發的跟在爸爸身邊跟得很緊, 弟弟走得慢了還會去把弟弟牽過來. 爸爸請他做的事情比如丟垃圾, 撿東西之類的他都乖乖的馬上去做, 是個很好的小幫手. 爸爸還跟我吹噓說, 我沒去, 他們父子三人在沙灘上拉風得很, 老的小的辣妹都跑來跟他們搭訕. 弟弟在海邊踏浪, 好多十幾歳的小女生一直在旁邊尖叫說 "好可愛喔!" 結論是阿里爸爸叫我以後不必再跟他們去海邊了, 他們父子三人沒有我更開心.

聽了真令人生氣, 本來是想讓他嚐嚐被兩個小鬼整的滋味, 然後才體會到我的重要, 沒想到是反效果, 唉~~ 不過小肉包的行為倒是引起我的興趣. 仔細回想, 最近我要幫他倒水或是倒牛奶, 他常常都堅持要自己來. 要拿高處的東西 比如放在冰箱上的 cheerios, 也會自己拿椅子來墊著爬上去, 我擔心他站不穩會摔下來, 他總會說: "I can do it by myself." 洗好澡要選睡衣, 他也很有主見不要我選, 穿衣服穿鞋子自己來, 處處表現得很想有所擔當的樣子. 我卻常常擔心東擔心西的, 他要倒水我不讓他倒怕水灑出來, 他想用大人的玻璃杯我不讓他用怕他打破, 他要自己選睡衣穿我不讓他選怕他穿長袖長褲太熱, 他要幫我拖地我不讓他幫忙怕他拖不乾淨. 或許, 我該放手讓他有點成長的機會, 這些事也都需要練習啊! 給他一點大孩子的責任感, 水灑出來又怎樣? 還可以趁機讓他學會自己桶的摟子要自己擦乾; 杯子破掉又怎樣? 他可以學會拿易碎物要小心; 穿長袖長褲睡覺又怎樣? 流一次汗他就知道夏天還是短袖短褲舒服; 拖地拖不乾淨又怎樣? 重要的是讓他學會家事是應該全家人一起分擔的.

所以, 我決定禮拜天自己帶兩兄弟去好久沒去的 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 一方面想馬上驗證爸爸所說的, "讓小肉包負一點小責任, 他會是個很好的幫手" 這個理論; 一方面也是因為禮拜六讓爸爸單挑了兩兄弟一整天, 然後晚上我又跟天使同事偷溜出去聽音樂會 (註一), 俗話說有借有還, 再借不難, 為了以後還能順利的跟好姊妹們出去喝茶聊天, 偶爾還是單挑兩個小鬼讓阿里爸爸休息一下吧 ^_^

出門前我很溫柔的跟小肉包說: "你今天是媽咪的小幫手, 要幫媽咪照顧弟弟喔!" 他欣然同意. 當然到了博物館還是不時得提醒他, 因為太久沒來, 他一下子玩得很 high, 不過就像阿里爸爸所說, 這招還真的挺管用的, 我讓他覺得他比弟弟高一級, 弟弟的安全由他負責, 所以弟弟走到哪裡小肉包都會跟我報告 (這樣他自己就不會亂跑了), 上廁所的時候我要他教弟弟怎麼洗手 (這樣他自己就會乖乖的洗手了), 吃午飯的時候我讓他去選要吃什麼, 他拿了一瓶果汁給自己也記得要幫弟弟再拿一瓶, 玩積木的時候弟弟的積木被別的小朋友搶走了, 他會去跟小朋友說這是我弟弟的, 然後把積木再搶回來. (當然暴力是不能被鼓勵的啦! 不過捍衛弟弟的心也是難得.) 總之, 我希望他去做的事情, 就跟他說 "你可不可以教弟弟這樣做." 他不覺得我是在規範他, 也就不會對我產生反抗心, 反而覺得他是在領導弟弟, 所以就會乖乖的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這招真的很有用耶!

眉宇之間偶而也會透露出大孩子的神情. 媽咪知道你很多事都會做, 也很想證明給我們看, 我們會給你多一點機會去嘗試的!



買菜的時候弟弟從頭到尾拿了兩條小黃瓜不放.



想睡的眼神.



教弟弟排積木.



學三隻小豬裡面的大野狼, 想把房子吹倒.



穿珠珠的遊戲百玩不厭, 每次玩這個總是可以玩得很忘我.



猜弟弟在幹麻?



在玩 snow board! 冬天過後就沒有再來過博物館了, 多了好多以前沒有的新東西, 前面有個大螢幕模擬滑雪時衝下來的畫面.



小肉包也來挑戰. 爸爸說今年冬天要帶他去滑雪囉!



弟弟的嗜好還真異於一般小男生, 洋娃娃不離手.




我們從十一點玩到三點才離開, 中間除了有一段在捍衛弟弟的時候跟別的小朋友有點小彆扭, 其他都很順利. 媽咪雖然一人單挑兩兄弟, 卻一點也不累啊! 以後帶兩兄弟出門就用這一招囉! 嘿嘿 ^_^

(註一) 禮拜六晚上又託天使同事的福, 到 Lincoln Center 去聽一場小小的鋼琴演奏會. 這是我第一次去聽這種形式的小演奏會, 叫做 a little night music, 並不是在正式的演奏廳, 而是在一個像餐廳裡的宴會廳那種比較小的空間裡, 擺了約三十張左右, 一張坐六個人的小圓桌, 大家一面啜飲著 complimentary 的紅酒或白酒, 一面很悠閒很舒服的聽長度只有一個小時左右的鋼琴演奏, 非常的愜意. 我們這晚聽的是 Haydn 和 Mozart 的曲子, 最近這幾週來我的夜生活還挺豐富的嘛, 呵呵! 接下來 Lincoln Center 要展開一連串的戶外音樂會, 希望能夠有機會挑幾場去聽聽囉! (所以最近要找機會多多單挑兩兄弟, 存點時間在阿里爸爸的銀行裡, 想去聽音樂會的時候才能跟他提款來用, 呵呵!)

July 01, 2009

自然

下班回家的地鐵上, 一個約莫兩個月大的嬰兒因為肚子餓而哭了起來, 媽媽塞了奶嘴在小嬰兒的嘴裡也沒有用, 索性在擁擠的尖峰時刻, 眾目睽睽的地鐵車廂內, 解開襯衫紐扣和胸罩, 旣沒有用包巾遮著, 也沒有用小嬰兒的頭稍微擋住重要部位, 就這樣直接寬衣解帶, 露出乳房之後才把小嬰兒從嬰兒車上抱出來餵奶.

其實是很自然不過的事情, 不過我看到這一幕還是反射性的把頭轉開, 我發現還有許多乘客也把視線移開了. 雖然是在民風比台灣開放許多的紐約, 在擁擠的地鐵上寬衣解帶, 即使是為了哺乳, 還是多多少少令旁人感到不自在吧. 我自己在餵母乳的那幾個月之中, 想出門都得挑兩次哺乳之間的幾個小時匆匆出門辦事, 如果不巧出門在外遇到需要餵奶的時候, 也都躲到廁所裡去餵 (幸好美國的廁所大部分都附有很舒適的育嬰室). 要我在大庭廣眾之下餵奶已經是極大的挑戰, 何況這位媽媽還完全沒有用包巾, 簡直是讓我佩服到極點!

不過十分鐘之後, 看到小嬰兒吃飽滿足的樣子 (中間有一度還因為喝太急而嗆到), 車上的乘客又都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母親的乳房不就是用來哺乳用的嗎? 這樣純淨而又美好的事情, 在擁擠的地鐵上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