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08, 2012

【大華府地區 2012 暑期中文教師研習營心得分享之一】 班級經營

前言: 由於 Wilmington 地區中文老師非常匱乏,在帶著兩兄弟上了一學期的中文學校後,我決定自己也來為海外的中文教育盡點棉薄的心力,因此答應暑假過後在本地的中文學校帶二年級的學生。上個週末,位於 DC 的華府文化中心主辦了一場海外中文教師研習營,接到校長通知後,我立刻報名參加 (總得在上課前好好充實自己,不能誤人子弟嘛!) 接下來將陸續在 blog 分享這次參加教師研習營的心得。

這次研習營讓我最感到醍醐灌頂的,是新竹教育大學附屬實小張憶如老師主講的 「班級經營」。在我當學生的年代,老師是絕對的權威,只要老師在台上喊個口令,底下的同學根本不敢造次。現在的老師可不一樣,要懂得把班級當作企業來經營,而且 stakeholder 不只是班上的學生,還包括了學生家長們。對於學生,老師要懂得跟據不同背景和不同程度來設計教學; 而對於家長,老師也要滿足他們的期待。畢竟在這個 social network 盛行的年代,老師們的口碑很快就會流傳於家長之間,遇上教學活潑有效率的老師,家長們擠破頭都要搶著把孩子送上來; 相反的,遇上思想老派、教學不彰的老師,家長之間也會毫不留情的嚴格批評。(身為家長的我內心 OS: 家長們不是都這麼狠的吧.....)

跟據調查,一般老師設計的教學曲線如下 (橫軸是上課時間,縱軸是注意力):



但是一班學生在課堂上的精神集中力以及 energy level 卻是如下 (針對一千多名台大學生做的調查):



換句話說,老師 「教」 的曲線和學生們 「學」 的曲線正好相反,想當然達不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因此,老師們應該讓課程設計包含有多重高潮,以增加學生吸收的效率。




有一些小技巧能有助於班級經營:

1. 要在第一堂課時確實訂立班規。低年級的小朋友可以由老師定下不超過三條的班規 (太多記不住),例如上課發言要舉手,回家功課一定要做完等等。對於中、高年級的小朋友,老師可以讓學生們自行投票選出幾條班規,不過老師擁有最後的同意權。一但定了班規,就要賞罰分明並確實執行。

2.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可以用遊戲的方式來帶動學習氣氛,也可以用任務型導向的教學活動,這次研習營的兩位講師舉了很多實際的例子,之後會再用另一個篇幅詳細說明。

3. 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既然班級經營包括親、師、生三面,老師和家長們的溝通合作當然很重要。給家長們的 feedback 要盡量明確,例如當某學生上課不專心時,老師不能只說這位同學上課老是心不在焉,因為這樣家長也一頭霧水無從配合起。老師可以舉例說明,例如某學生對於演講或上台報告的活動非常樂於參與,但是一叫他寫作文,他就開始發呆,這時候老師已經向家長指明了該學生是寫作方面有障礙,家長也才能夠在家裡給予加強。同樣的,如果學生表現優良,老師也要講明是哪裡優異,否則老師的讚美就不值錢了。

4. 落實學生輔導工作。老師的任務除了傳統的傳道、授業、解惑之外,現代的老師還得替學生 「拔苦」 及 「予樂」,身、心、靈三方面都要照顧到。張老師舉了一個在 Colorado 小學老師的故事,這位小學老師在開學的第一天給每一位學生一個 zip lock bag,裡面放了十二樣見面禮,包括牙籤、橡皮筋、OK 绷、鉛筆、橡皮擦、口香糖、棉花球、巧克力、面紙、金線、銅版、救生圈形狀的軟糖。老師解釋了每一樣禮物背後的意義,例如銅板是讓小朋友們徬徨無助時可以用來打電話給老師求救,口香糖是讓小朋友某天心情不好的時候可以嚼一嚼忘記煩惱,救生圈形狀的軟糖是讓小朋友再需要幫忙的時候記得找老師幫忙,這十二樣小禮物都是象徵性的東西,卻讓小朋友們和家長們都覺得很窩心,覺得遇到了好老師。

這些班級經營的小訣竅其實對於任何環境的老師都適用,不過張老師也針對了海外的中文老師給予一些特別的建議。海外的中文學校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1 課堂上母語使用過多; 2 課堂秩序不易維持; 3 學生使用外語表達的機會不均等。這些問題的背後原因來自學生學習語言的背景不一,年紀差異,還有程度起點不同,而這些對老師確實是棘手的問題。所以老師在上課前最好花一點時間了解學生,認識他的家庭背景,學生父母是留美第一代還是第二代? 在家裡是以中文對談為主還是英文? 家長對學生學習中文的期望有多高,希望學生能聽能說就好,還是要能讀能寫? 了解學生的背景之後,在設計課程和和分組學習上會更事半功倍。

(待續)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